饼干通知

我们使用cookie使我们网站的部分工作,并改善您的访客体验。
如果您只允许必要的cookie,我们网站的某些功能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薛群基教授

表彰他在摩擦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应用领域的杰出工作。

薛教授出生于中国山东省。他曾就读于山东大学,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习,并于1967年获得硕士学位。1980年至1982年,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回国后,他在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固体润滑实验室,并担任该实验室的负责人,直到1999年,他被任命为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开发摩擦材料,以满足中国航空、航天和海洋工业的迫切需求。

在他的领导下,该实验室成为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它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摩擦学研究小组,并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小组之一,在他的领导下,在兰州开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薛教授的杰出研究成果包括摩擦化学机理、新型抗磨损和自润滑材料。其中包括油添加剂的基本摩擦化学机理,聚合物材料(聚四氟乙烯)的磨损机理;TZP陶瓷在磨损过程中的相变模型;润滑C60碳颗粒的纳米承载效应不同类型低摩擦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在传统金属和陶瓷材料上形成纳米表面层的基础工作,以及这些纳米表面层对摩擦系统磨损和摩擦特性的影响。

在航天领域,他的团队成功应用了新型固体润滑膜和自润滑材料,包括聚合物基运动部件、金属-聚合物复合滚动轴承、自润滑密封件,用于中国航天工业和军事装备工业。他的小组在空间固体润滑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包括载人航天飞行、“空间实验室”和探索月球在内的国家空间方案作出了重大贡献。新的固体润滑膜或涂层现在用于中国卫星和航天器,从早期发射的卫星到神舟7号宇宙飞船。

在更广泛的全球范围内,薛教授为提高全球摩擦学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曾担任国际摩擦学理事会副主席(1997-2007)、亚洲摩擦学理事会主席(1999-2003)和中国摩擦学学会主席(1997-2003),获得了国际和中国摩擦学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薛教授的工作并不局限于他在中国摩擦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领导。他积极热情地投入到下一代摩擦学家的教育中。在他的指导下,已有60多名博士成功完成了他们的研究工作,其中许多人现在活跃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大学或研究机构或知名公司的关键职位上。他是中国10所大学或研究所的兼职教授,帮助培养下一代摩擦学学者和先驱,以满足中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还在中国创办了《摩擦学杂志》(担任主编),鼓励年轻人成为摩擦学家。

薛教授的研究结果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摩擦和磨损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了中国许多工业装置和运输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他集团的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和固体润滑剂现已在中国大规模生产,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薛教授不仅在摩擦学领域,而且在中国的一般技术和科学领域担任多个领导职务,帮助扩展了摩擦学在航天工业以外的领域的应用。薛教授在摩擦学及相关领域发表了300篇经同行评审的国际论文,拥有33项专利(目前正在申请32项新申请)。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2008年,他被授予中国摩擦学研究所的最高荣誉——最高成就奖。

薛教授被公认为过去四十年来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摩擦学家之一,是2011年世界摩擦学最高荣誉摩擦学金奖的当之无愧的获得者。